首页 / 书籍 / 史载之方 / 脚痛

脚痛

脚气之病,盖由有寒湿之胜,故经于太阴之胜,言足胫腑肿,于太阳之胜,言至引阴股筋肉拘苛。又言岁土太过,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饮发中满,四肢不举,此寒湿之气所成也。然天下之病固有似是而非,本异而标同,用药过差,则利害相反。若脚气之病,本于寒湿之胜,而至于肺热,而病生于足,胃热而风生于足,与脚气相似,而寒热殊状,试别而明之。热而足痛者,以肺经之所行也,故经言岁金太过,则股髀踹䟰足皆病焉;胃热而足病者,抑以宗筋不行,而传为痿厥也。

今有人病足痛,得水土寒湿之状,六脉沉伏而动,上浊下虚,尺泽微而涩,宜暖其下,用此方:

牛膝(半两) 黄芪(半两) 独活 当归 石斛 附子 萆薢 五加皮(各一分) 天麻(炮) 大芎 续断(各十铢) 细辛 木香(各三铢) 官桂(四铢) 芍药(一分)

上为末,薏苡粉煮作稀糊,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五七十丸,温酒或盐汤下。

肺乘热而足病,则左手一手脉全微而细,左尺又小搏击而沉,右手脉偏有骨力,洪大,而肺脉尤甚,再寻虚弦而长,用修崔氏紫苏方服之。盖世人多以崔氏方治脚气而得效,不知此方只可治肺热脚痛耳。

紫苏子 芍药 官桂 茵芋 茯苓 大腹皮 桔梗 甘草(炙,各一分) 羌活(三铢) 麻黄(去节,一两) 黄芪(半两)

上为粗散,生姜一片,煎三钱,以为饮服。

胃热而宗筋不润,则脚弱无力,两足酸软或带微肿。诊其脉,胃脉一指弦而长,又微带疾,六脉差大,宜用此方:

大腹皮(半两) 茵芋(八铢) 杏仁(去尖) 茯苓 芍药 当归 陈橘皮 甘草(炙) 薏苡仁(各一分) 青橘皮(四铢) 芎(十铢)

上为粗散,非时,姜煎,仍以前暖肾药、壮元气药相兼而进。若服此药,大府微利即住此,却进补药两三日,待定帖仍进此药。

  • 下载本书电子版
  •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