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直肠窝脓肿

坐骨直肠窝脓肿又称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比较常见,占肛周脓肿发病率的20%~25%。男性多见,多数为20~40岁的青壮年。其特点是起病急、疼痛剧烈,多伴有全身高热症状,脓肿溃破或切开后常形成肛瘘。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由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引起。

概述

坐骨直肠脓肿病因

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向外扩散到坐骨直肠间隙形成也可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扩散而成

中医称为肛痈,其病因为过食辛辣肥甘、醇酒等物,损伤脾胃湿热内生,下注大肠,蕴阻肛门;或肛门破损染毒,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或肺肾阴虚湿热痰浊下注,凝聚肛门,郁久热胜肉腐,发为本病

本病也可继发于肛周皮肤感染、损伤肛裂内痔药物注射、骶尾骨骨髓炎等。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艾滋病等患者易并发本病

坐骨直肠脓肿的临床表现

坐骨直肠间隙较大形成脓肿大而深,容量为60~90ml。发病时患侧出现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继而为持续性跳痛,坐立不安,排便或行走时疼痛加剧,可有排尿困难和里急后重。全身感染症状明显,发热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早期局部体征不明显,以后出现肛门患侧红肿,双臀不对称局部触诊或肛门指诊时患侧有深压痛,甚至波动感。如不及时切开,脓肿多向下穿入肛管周围间隙,再由皮肤穿出形成肛瘘。感染可以从一侧环形括约肌间隙、肛提肌上间隙坐骨直肠间隙的对侧发展形成复杂马蹄脓肿

坐骨直肠脓肿的检查

根据肛周表现或全身感染症状结合直肠指诊[方剂汇www.fane8.com],一般诊断并不难。由于患者感到不适,乙状结肠镜和肛门镜检查可推迟进行。血常规提示细胞中性细胞计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肛周皮肤进行针穿刺抽出脓液可以确诊。必要可作直肠超声协助诊断,有助于了解感染范围大小位置及与肛周肌肉间的关系

坐骨直肠脓肿的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确诊。

坐骨直肠脓肿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抗生素治疗:可联合选用2~3种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抗生素;②温水坐浴;③局部理疗;④口服泻剂石蜡油以减轻排便时的疼痛

2.手术治疗

脓肿切开引流是治疗坐骨直肠脓肿主要方法,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切开引流,而不应拘于有无动感,等待脓肿成熟”使患者忍受不必要痛苦

目前常用手术方式:①脓肿切开引流术;②脓肿切开根治术;③脓肿一次切开挂线术;④分期手术

坐骨直肠脓肿病变范围大,多采用主灶切开对口引流术。该术式结合“双向等压引流”理论不仅可以达到一次性根治的目的又能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愈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外观,降低术后肛门变形、功能受损甚至大便失禁等风险

坐骨直肠脓肿的预后

1.发病后应尽早切开、通畅引流。准确寻找处理肛隐窝(即内口)的感染,可达到一期愈合,不形成肛瘘者,无需再次手术

2.手术不彻底

肛瘘未进行规律及时诊治的患者脓肿有自行破溃的可能。破溃后脓液流出,局部肿痛全身发热症状可缓解,但感染范围逐渐局限,最终形成肛瘘。行坐骨直肠脓肿引流术而未能彻底处理内口者,也会形成肛瘘,需再次手术

3.全身性感

4.坐骨直肠脓肿全身发热症状明显,如不能早期及时治疗最终可导致全身性脓毒血症和败血症。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延误(大多数延误1周以上时间)和患有相关疾病糖尿病、肥胖恶性肿瘤、AIDS、结合及免疫损害)是导致全身性感染的主要因素

坐骨直肠脓肿预防

少食辛辣、肥甘、醇酒等物;生活规律,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积极治疗相关病变,如肛窦炎、直肠炎等;患病后尽早治疗,防止病变范围扩大。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