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蜈蚣”。别名:百足虫、千足虫、金头蜈蚣、百脚。性状:本品呈扁平长条形,长9~15cm,宽0.5~1cm。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全体共22个环节。头部暗红色或红褐色,略有光泽,有头板覆盖,头板近圆形,前端稍突出,两侧贴有颚肢一对,前端两侧有触角一对。躯干部第一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20个背板为棕绿色或墨绿色,具光泽,自第四背板至第二十背板上常有两条纵沟线;……
名称 | 蜈蚣 ( Wú Gōnɡ ) |
---|---|
英文名 | SCOLOPENDRA |
别名 | 百足虫,千足虫,金头蜈蚣,百脚 |
功能主治 | 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
用法用量 | <p>3~5g。</p> |
性味 | 辛,温,有毒, |
归经 | 归肝经, |
相关方剂 | 全龙酒 , 克痹药酒 , 蛇虫酒 , 蜈蛇酒 , 复方三蛇酒 , 追风酒 , 白蚣酒 , 天麻四虫酒 , 二乌骨刺酒 , 郁皂茶 |
相关中成药 | 全龙酒 , 克痹药酒 , 蛇虫酒 , 蜈蛇酒 , 复方三蛇酒 , 追风酒 , 白蚣酒 , 天麻四虫酒 , 二乌骨刺酒 , 郁皂茶 |
本品呈扁平长条形,长9~15cm,宽0.5~1cm。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全体共22个环节。头部暗红色或红褐色,略有光泽,有头板覆盖,头板近圆形,前端稍突出,两侧贴有颚肢一对,前端两侧有触角一对。躯干部第一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20个背板为棕绿色或墨绿色,具光泽,自第四背板至第二十背板上常有两条纵沟线;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自第二节起,每节两侧有步足一对;步足黄色或红褐色,偶有黄白色,呈弯钩形,最末一对步足尾状,故又称尾足,易脱落。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
支竹片,洗净,微火焙黄,剪段。
理化鉴别,本品水浸液在紫外光灯(254nm)下呈亮绿色荧光。
①抗肿瘤作用
蜈蚣水蛭注射液能使小白鼠的精原细胞发生坏死、消失,说明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利用死亡癌细胞易被低浓度的伊红着色的特点,体外实验证明,蜈蚣水蛭注射液对癌细胞红染率为阳性。蜈蚣水蛭对小白鼠肝癌瘤体的抑制率为26%,属于微效,对网状内皮细胞机能有增强作用,但长期应用对肝脏有损伤。化癌丹(内含昆布、海藻、龙胆草、全蝎、蜈蚣、醋炒大米等)对小白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用灌胃法较药物混入饲料中喂食的方法所得效果为好。
②止痉作用
止痉散(全蝎、蜈蚣)每天1克,连服1、3、9天之后,对卡地阿佐、士的宁、纯烟碱的半数惊厥量引起的小鼠惊厥均有对抗作用,在同剂量时蜈蚣抗上述3药的惊厥效价比全蝎高,而对盐酸古柯碱性惊厥则无效。
③抗真菌作用
蜈蚣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紧密着色芽生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1.抗肿瘤作用:蜈蚣提取物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一定作用。
2.抗菌作用:本品水浸液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试管法表明,本品水浸液,乙醇、乙醚提取液对葡萄球菌,八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球菌并不显示直接的抑制作用。
3.促进免疫功能: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服药前血清IgG和E玫瑰瑰花环形成率分别为0.034±0.025mg/L和0.213±0.022mg/L。服蜈蚣后,血清IgG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明显升高,早晚唾液中IgG、IgA均高于正常人P<0.05,0.01。
孕妇禁用。
###孕妇忌服。
①《本草衍义》:"畏蛞蝓。"
②《纲目》:"畏蜘蛛、鸡屎、桑皮、白盐。"
③《本草经疏》:"小儿慢惊风,口噤不言,大人温疟非烟岚瘴气所发,心腹积聚非虫结蛇瘕,便毒或脓将溃,咸在所忌。"
###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血虚生风者及孕妇禁服。
①治中风抽掣及破伤后受风抽掣者:生箭芪六钱,当归四钱,羌活二钱,独活二钱,全蝎二钱,全蜈蚣大者两条。煎汤服。(《医学衷中参西录》逐风汤)
②治口眼歪斜。口内麻木者:蜈蚣三条(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煨,并去失足),天南星一个,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煨,一生用),半夏、白芷各五钱。通为末,入麝少许。每服一钱,熟(酒)调下,日一服。(《世医通变要法》)
③治中风口眼歪斜:蜈蚣一条。焙干研末,猪胆汁调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④治惊痫:蜈蚣、全蝎各等分。研细末,每次三至五分,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⑤治小儿急惊:蜈蚣一条(全者、去足,炙为末),丹砂、轻粉等分。研匀,乳汁和丸,绿豆大,每岁一丸,乳汁下。(《圣惠方》万金散)
⑥治破伤风:蜈蚣头、乌头尖、附子底、蝎梢各等分。为细末。每用一字,或半字,热酒调下。如禁了牙关,用此药,斡开灌之。(《儒门事亲》蜈蚣散)
⑦治破伤风邪在表,寒热拘急,口噤咬牙:蜈蚣二条,江鳔三钱,南星、防风各二钱五分。共研细末,每用二钱,黄酒调服,一日二服。(《医宗金鉴》蜈蚣星风散)
⑧治瘰疬溃疮:茶、蜈蚣。二味炙至香熟,捣筛为末,先以甘草汤洗净,敷之。(《神枕方》)
⑨治丹毒瘤:蜈蚣一条(干者),白矾(皂子大),雷丸一个,百步二钱。秤、同为末。醋调涂之。(《本草衍义》)
⑩治蛇头疔初起,红肿发热,疼痛彻心者:大蜈蚣一条,全蝎七个,雄黄三钱。共为末。用鸡子清调敷患处,外以猪胆皮套上。(《疡医大全》蜈蚣散)
⑾治蛇头疔:蜈蚣一条,雄黄二钱。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敷。(《吉林中草药》)
⑿治便毒初起:蜈蚣一条。瓦焙存性,为末,酒调服,取汗即散。(《济生秘览》)
⒀治聤耳出脓:娱蚣末吹之。(《鲍氏小儿方》)
⒁治趾疮,甲内恶肉突出不愈:蜈蚣一条。焙研敷之。外以南星末醋和敷四围。(《医方摘要》)
⒂治痔疮疼痛:㈠赤足蜈蚣(焙为末)。入片脑少许,调敷。(《仁斋直指方》)㈡蜈蚣三、四条。香油煮一、二沸,浸之,再入五倍子末二、三钱,瓶收密封,如遇痛不可忍,点上油。(《孙天仁集效方》)
⒃治风癣:大蜈蚣一两,乌梢蛇二两。共焙研细末,体强者每服一钱,弱者每服五分,日二次,开水下。(《江苏中医》(6):37,1961)
⒄治蛇咬:白芷一两(取白色者),雄黄五钱,蜈蚣三条,樟脑三钱。各为极细末。以香油调搽肿处,随干随扫。(《洞天奥旨》蜈蚣散)
⒅治下肢慢性溃疡:患部用紫金牛煎洗后,撒上蜈蚣末适量,用药膏覆盖,日换一次,十天为一疗程。(江西《草药手册》)
###①治中风抽掣及破伤后受风抽掣者: 生箭芪六钱,当归四钱,羌活二钱,独活二钱,全蝎二钱,全蜈蚣大者两条。煎汤服。(《医学衷中参西录》逐风汤)②治口眼歪斜,口内麻木者:蜈蚣三条(一蜜炙,一酒浸,一纸裹爆,并去头足),天南星一个,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三纸裹爆,一生用),半夏、白英各五钱。通为末,人面少许。每服一钱,热(酒)调下,日一服。 (《世医通变要法》)②治中风口眼歪斜:蜈蚣一条。焙干研末,猪胆汁调敷患处。(《吉林中草药》)④治惊病: 蜈蚣、全蝎各等分。研细末,每次三至五分,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⑤治小儿急惊: 蜈蚣一条(全者、去足,炙为末),丹砂、轻粉等分。研匀,乳汁和丸,绿豆大,每岁一丸,乳汁下。(圣惠方》万金散)⑥治破伤风:蜈蚣头、乌头尖、附干底、蝎梢各等分。为细末。每用一字,或半字,热酒调下。如禁了牙关,用此药,斡开灌之。(《儒门事亲》蜈蚣散)⑦治破伤风邪在表,寒热拘急,口噤咬牙:蜈蚣二条,江鳔三钱,南星、防风各二钱五分。共研细末,每用二钱,黄酒调服,日二服。(《医宗金鉴》蜈蚣星风散)⑧治瘰疠溃疮: 茶、螟蚁。二味炙至香熟,捣筛为末,先以甘草汤洗净,敷之。(《神枕方》)⑨治丹毒瘤: 蜈蚣一条(干者), 白矾(皂子大),雷丸-。个,百步二钱。秤、同为末。醋调敷之。(《本草衍义》)⑩治蛇头疗初起,红肿发热,疼痛彻心者: 大蜈蚣一条,全蝎七个,雄黄三钱。共为末。用鸡子清调敷患处,外以猪胆皮套上。(《疡医大全》蜈蚣散)(11)治蛇头疗: 蜈蚣一条,雄黄二钱。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敷。(《吉林中草药》)(12)治便毒初起: 蜈蚣一条。瓦焙存性,为末,酒调服,取汗即散。(《济生秘览》)(13)治酵耳出脓: 蜈蚣末吹之。(《鲍氏小儿方》)(14)治趾疮,甲内恶肉突出不愈: 蜈蚣一条。焙研敷之。 外以南星末醋和敷四围。(《医方摘要》)(15)治痔疮疼痛: 赤足蜈蚣(焙为末),入片脑少许,调敷。(《仁斋直捐方》);蜈蚣三、四条。香油煮一、二沸,浸之,再入五倍子末二、三钱,瓶收密封,如遇痛不可忍,点上油。〈孙天仁集效方》)(16)治风癣: 大娱船一两,乌梢蛇二两。共焙研细末,体强者每服一钱,弱者每服五分,日二次,开水下。〔《江苏中医〉(17)治蛇咬: 白英一两(取白色者),雄黄五钱,蜈蚣三条, 樟脑三钱。各为极细末。以香油调搽肿处,随干随扫。(洞天奥旨》蜈蚣散)(18)治下肢慢性溃疡:患部用紫金牛煎洗后,撤上蜈蚣末适量,用药膏覆盖,日换一次,十天为一疗程。(江西〈草药手册〉)
①治疗结核病
取蜈蚣去头足焙干研末内服,每次量约为3~5条,每日2~3次。治疗7例不同类型的结核病: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肋膜炎、肺结核、散发性结核、肋骨结核、乳腺结核与颈淋巴结结核,均治愈。服药2周后,首先见到食欲增加,面色转红;其后体重、体力亦见增加。服药期间未发现毒性反应。
②治疗百日咳
取蜈蚣、甘草等分,焙干研末口服,每日3次,每次1~2岁1.5克,3~4岁2克。连服5~7天为一疗程。治疗500余例,有效率90%。
③治疗癌症
<全国各地多有分布。主产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陕西等地。
###生态环境:1.栖息于丘陵地带和多砂土的低山区,喜欢在温暖的地方。以小型昆虫及其卵等为食。
2.栖息于自然村落附近的山坡、田畔、路旁岩石间,或朽木及草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很广,主要以陕西、江苏、浙江、河南、湖北等地产量较多。
2.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少棘巨蜈蚣:体形扁平而长,全体由22个同型环节构成,长约6~16厘米,宽5~11毫米,头部红褐色;头板近圆形,前端较窄而突出,长约为第一背板之2倍。头板和第一背板为金黄色,生触角1对,17节,基部6节少毛。单眼4对;头部之腹面有颚肢1对,上有毒钩;颚肢底节内侧有1距形突起,上具4枚小齿,颚肢齿板前端亦具小齿5枚。身体自第2背板起为墨绿色,末板黄褐色。背板自2~19节各有2条不显着的纵沟,第2、4、6、9、11、13、15、17、19各节之背板较短;腹板及步肢均为淡黄色,步肢21对,足端黑色,尖端爪状;末对附肢基侧板端有2尖棘,同肢前腿节腹面外侧有2棘,内侧1棘,背面内侧1~3棘。栖居于潮湿阴暗处;食肉性。
###1.少棘蜈蚣,成体体长110-140mm。头板和第1背板金黄色,自第2背板起墨绿色或暗绿色,末背板有时近于黄褐色,胸腹板和步足淡黄色。背板自4-9节起,有两条不显着的纵沟。腹板在第2-19节间有纵沟。第3、第5、第8、第10、第12、第14、第16、第18、第20体节的两侧各具气门1对。头板前部的两侧各有4个单眼,集成左、右眼群颚肢内部有毒腺;齿板前缘具小齿5个,内侧3小齿相接近。步足21对,最末步足最长,伸向后方,呈尾状;基侧板后端有2小棘;前腿节腹面外侧有2棘,内侧有1棘;背面内侧有1棘和1隅棘;隅棘顶端有2小棘。
2.多棘蜈蚣,本种与少棘蜈蚣是两个近似的地理亚种。在形态上大体相似,主要区别是:个体较大;尾足的前股节背面内侧棘数、腹面外侧棘数、腹面内侧棘数均较少棘蜈蚣为多;颚肢齿板的齿数亦多。
含二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尚含脂肪油、胆甾醇、蚁酸等。又曾分离出δ-羟基赖氨酸;氨基酸有组氨酸、精氨酸、鸟氨酸、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牛磺酸、谷氨酸。
同属动物Scolopendra morsitans L.的血蛋白质,在电泳时得五个区分,第一区分似人的血清白蛋白,二区分为α1-球蛋白,三区分为α2-球蛋白,四区分为γ-球蛋白,五区分的蛋白质,与人的不同;又其血不含纤维蛋白元样物质,因此不能凝固。
###1.多棘蜈蚣,全虫含类蜂毒样及类组胺样物质、溶血蛋白;尚含脂肪、蚁酸(formic acid)。曾分离出δ-羟基赖氨酸(δ-hydroxylysine)。氨基酸有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鸟氨酸(ornithine),赖氨酸(lys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酷氨酸(tyrosine),亮氨酸(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丝氨酸(serine),牛磺酸(taurine),谷氨酰胺(glutamine)等。
外角皮含几丁质(chitin),脱乙酰几西质(chitosan),葡萄糖胺(glucosam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 ),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另还含色素,其中橙色素中含β-胡萝卜素(β-carotene)类,虾黄质酯(astaxanthin ester),黄色素含蝶啶(pteridine)。螯肢含5-羟色胺(5-hydroxyl-rtyptamine)。粪便中含大量嘌呤。神经链中含类乙酰胆碱样物质。
2.少棘蜈蚣,全虫含两种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histamine)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尚含脂肪油、胆甾醇(cholesterol)、蚁酸等,又曾分离出δ-羟基赖氨酸。氨基酸有岛氨酸,牛磺酸,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cystine),缬氨酸,蛋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 proline);另外还含有氨及28种无机元素如磷、钾、钠、钙、镁、锌、铁等。
少棘蜈蚣毒主要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占干粉的86.23%,水不溶性物质0.24%还原糖0.23%,,水 2.1%。蛋白质种类很多,而游离氨基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纤维素酶,蛋白水解酶,酸性和碱性磷酸单酯酶及磷酯酶A活性。并富含金属元素,其中钠、钾、磷、钙含量最高,还含锌、铜、铁、镁、铝、钡、锰。
少棘蜈蚣总油脂含量达体重11.24%。总油脂中脂肪酸成分有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棕榈油酸,十七碳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二十碳-烯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三烯酸,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正十四碳酸,正十五碳酸,异十五碳酸,14-甲基-十六碳酸。
安全饮水水质应达到以下几条:1、不应有传染疾病的致病菌、原虫和病毒。当前鉴别这些有害生物很不容易,现以大肠菌作为指示微生物,如果检查不出大肠菌,就表示致病菌方面是安全的。2、饮水中氟、砷浓度不应超过会引起地方性
人体健康有四盏“信号灯”,健康状况可以在这几方面发应出来:嘴唇从嘴唇的颜色大多可以了解健康状态、体质、疾病。嘴唇苍白多患贫血,呈紫色多患肺疾病,黑色多有肝脏疾患。涌泉穴点燃香烟,接近到距涌泉穴半厘米处,健康的人10
生活饮用水中,如果存在致病菌、寄生虫、病毒等,饮用者就可能受到感染而生病。这类传染病中,经细菌传播的有伤寒、腹泻、霍乱等;有些原虫可以使腹泻;有的病毒性肝炎是通过水传播的。霍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通过水传播是其主要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疲劳已经成为一种共病,是当今最为流行的病态感受。现代生活的节奏,饮食结构的改变与环境的污染,使现代人变的疲惫不堪,这一现象引起了全世界保健专家的关注。英国著名科学家贝费里奇的名言:疲劳过度,就是
合理饮食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防癌措施,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补充一些防癌食物,以下供参考。玉米:其营养价值超过面粉、大米,经常食用能预防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疾病。红薯:含较多的胡萝卜素、
富含维生素A食物美国科学家认为维生素A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胡萝卜、苋菜、菠菜、南瓜、红黄色水果、动物肝、奶类等。富含锌的食物锌元素是不少病毒的“克星”。肉类、海产品和家禽含锌最为丰富,各
所谓发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发物禁忌在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通常情况下,发物也是食物,适量食用对大多数人不会产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适,只是对某些特殊体质以
1、温度适宜一般,空调温度在25~28度比较适宜。在气温较高时,可将温差调到6~7度左右;气温不太高时,可将温差调至3~5度,空调的风速不宜过强。2、经常通风应该常开窗换气,以确保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开机1~3小时后关机,然后打开窗户将
盛夏时节,对于孕妇来说尤为难熬。首先是自身由于妊娠的需要,在形体和生理功能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她们的机体代谢率增大,容易疲劳;再者,人体为适应气候的改变,不得不增加了皮肤的血液流量,以利于循环散热。这样,内脏器官,特
吃水果有益健康,尤其夏天的高温令人觉得昏沉,加之大量流汗,容易脱水,更需要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B群、C及水分,才能缓解疲劳感,而吃水果正是简单而又健康的方法之一。不过,吃水果也不宜超量,否则后果可能是在身上多加几圈赘肉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天然药材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我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但以植物性药物居多,故有“诸药以草
夫 之初发,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眼胞微肿微赤,泪欲汪汪,腮赤面肿,皆是出 之兆,一冒风寒食积,论其大概,不必一一如是。重则遍身膨胀,眼赤封闭,或壮热无汗,气粗气喘,呕吐,惊搐,鼻煤,咳嗽声哑,至五六七日不见点者,急用表散以升发之,用麻黄汤主之。若 出稠密如云,片疙紫红干燥,其毒甚重,表时宜表,回时速当清火解毒为要,此时宜用清龙汤或双解汤使之。大便燥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民非常重视养生益寿,并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既有系统理论、多种流派、多种方法,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医养生学,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放的繁衍昌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名医治病趣闻,既不同于单纯以猎奇为目的的传说,也不同于纯粹的医家学术经验介绍,而是一种将故事与医案结合在一起的“故事性医案”。每个医案都以史实为依据,既有包括事件始末在内的故事情节,还有治疗的方法等,寓医理于故事之中,读者不妨一读。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闻之菊花能明目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薏苡里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是以黄柏疮用,兜铃嗽医。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宽中下气,枳壳缓而
四肢伤,在战伤中占70%,其中骨折约占60%,在平时,工农业生产、交通、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中的意外事故,骨折也很多见。正确的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若处理不当,可以导致残疾和死亡。
【肾脏一般结构】一、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一个肾小体和相通的小管组成。人类每个肾脏约有一百万个肾单位。肾小体90%以上分布在肾皮质部分。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及包围在其外的肾小球囊组成。肾小球的核心是一团毛细血管网,它的两端分别与入球动脉及出球动脉相连。肾小球外覆以肾小球囊,肾小球囊的壁层上皮
意识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和主观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高级形式。意识在医学上是指“神志清晰状态”或“醒觉状态”,在精神医学中意识是指精神活动的清晰度和清晰范围。对主观自身状态及其活动的辨认能力称自我意识,又称人格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辨认能力称周围意识或环境意识。意识和意识活动的基础是意识清晰状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是为满足一般大众对博大精深的医学知识不断增长的需要而出版的。本书以《默克诊疗手册》的内容为基础编写。可以说就是一本《默克诊疗手册》普及本。首次出版于1899年的《默克诊疗手册》是连续出版最久、在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英语医学教科书。该书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患的各科疾病,例如:内科、外科、小儿科、
安全饮水水质应达到以下几条:1、不应有传染疾病的致病菌、原虫和病毒。当前鉴别这些有害生物很不容易,现以大肠菌作为指示微生物,如果检查不出大肠菌,就表示致病菌方面是安全的。2、饮水中氟、砷浓度不应超过会引起地方性
人体健康有四盏“信号灯”,健康状况可以在这几方面发应出来:嘴唇从嘴唇的颜色大多可以了解健康状态、体质、疾病。嘴唇苍白多患贫血,呈紫色多患肺疾病,黑色多有肝脏疾患。涌泉穴点燃香烟,接近到距涌泉穴半厘米处,健康的人10
生活饮用水中,如果存在致病菌、寄生虫、病毒等,饮用者就可能受到感染而生病。这类传染病中,经细菌传播的有伤寒、腹泻、霍乱等;有些原虫可以使腹泻;有的病毒性肝炎是通过水传播的。霍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通过水传播是其主要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疲劳已经成为一种共病,是当今最为流行的病态感受。现代生活的节奏,饮食结构的改变与环境的污染,使现代人变的疲惫不堪,这一现象引起了全世界保健专家的关注。英国著名科学家贝费里奇的名言:疲劳过度,就是
合理饮食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防癌措施,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补充一些防癌食物,以下供参考。玉米:其营养价值超过面粉、大米,经常食用能预防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疾病。红薯:含较多的胡萝卜素、
富含维生素A食物美国科学家认为维生素A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胡萝卜、苋菜、菠菜、南瓜、红黄色水果、动物肝、奶类等。富含锌的食物锌元素是不少病毒的“克星”。肉类、海产品和家禽含锌最为丰富,各
所谓发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发物禁忌在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通常情况下,发物也是食物,适量食用对大多数人不会产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适,只是对某些特殊体质以
1、温度适宜一般,空调温度在25~28度比较适宜。在气温较高时,可将温差调到6~7度左右;气温不太高时,可将温差调至3~5度,空调的风速不宜过强。2、经常通风应该常开窗换气,以确保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开机1~3小时后关机,然后打开窗户将
盛夏时节,对于孕妇来说尤为难熬。首先是自身由于妊娠的需要,在形体和生理功能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她们的机体代谢率增大,容易疲劳;再者,人体为适应气候的改变,不得不增加了皮肤的血液流量,以利于循环散热。这样,内脏器官,特
吃水果有益健康,尤其夏天的高温令人觉得昏沉,加之大量流汗,容易脱水,更需要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B群、C及水分,才能缓解疲劳感,而吃水果正是简单而又健康的方法之一。不过,吃水果也不宜超量,否则后果可能是在身上多加几圈赘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