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曰:凡和合汤药,治诸草石虫兽,用水升数,消杀之法则云何?答曰:凡草有根茎枝叶皮骨花实,诸虫有毛翅皮甲头足尾骨之属,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一如后法。顺方者福,逆之者殃。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茎,或须花实,依方炼治,极令净洁,然后升合秤两,勿令参差。药有相生相杀,气力有强有弱,君臣相理,佐使相持。若不广通诸经,则不知有好有恶。或医自以意加减,不依方分,使诸草石强弱相欺,入人腹中,不能治病,更加斗争,草石相反,使人迷乱,力甚刀剑。若调和得所,虽未能治病,犹得安利五藏,于病无所增剧。
例曰:诸经方用药,所有熬炼节度皆脚注之。今方则不然,于此篇具条之,更不烦方下别注也。
凡药,治择熬炮讫,然后秤之以充用,不得生秤。
凡用石药及玉,皆碎如米粒,绵裹,内汤酒中。
凡钟乳等诸石,以玉槌水研三日三夜,漂炼务令极细。
凡银屑,以水银和成泥。
凡礜石,赤泥团之,入火半日乃熟可用,仍不得过之。不炼生入药,使人破心肝。
凡朴消、矾石,烧令汁尽,乃入丸散。芒消、朴消,皆绞汤讫内汁中,更上火两三沸,烊尽乃服。
凡汤中用丹砂、雄黄者,熟末如粉,临服内汤中,搅令调和服之。
凡汤中用完物,皆擘破,干枣、栀子之类是也;用细核物,亦打碎,山茱萸、五味子、蕤核、决明子之类是也;细花子物,正尔完用之,旋复花、菊花、地肤子、葵子之类是也;米、麦、豆辈,亦完用之。
凡橘皮、吴茱萸、椒等,入汤不?咀。
凡诸果实仁皆去尖及双仁者,汤柔,挞去皮,仍切之。用栀子者,去皮。用蒲黄者,汤成下。
凡麦门冬、生姜,入汤皆切,三捣三绞取汁,汤成去滓下之,煮五六沸,依如升数,不可共药煮之。一法薄切用。
凡麦门冬皆微润,抽去心。
凡麻黄去节,先别煮两三沸,掠去沫,更益水如本数,乃内余药,不尔令人烦,寸斩之,小草、瞿麦五分斩之,细辛、白前三分斩之,膏中细剉也。
凡牛膝、石斛等入汤酒,拍碎用之。石斛入丸散者,先以砧槌极打令碎,乃入臼,不尔捣不熟,入酒亦然。
凡桂、厚朴、杜仲、秦皮、木兰之辈,皆削去上虚软甲错,取里有味者秤之。茯苓、猪苓,削除黑皮。牡丹、巴戟天、远志、野葛等,皆槌破去心。紫菀洗去土,暴干,乃秤之。薤白、葱白,除青令尽。莽草、石南、茵芋、泽兰,剔取叶及嫩茎,去大枝。鬼臼、黄连,皆除根毛。石韦、辛夷,拭去毛,辛夷又去心。蜀椒,去闭口者及目。用大枣、乌梅,皆去核。用鬼箭,削取羽皮。
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
凡菟丝子,暖汤淘汰去沙土,干漉,暖酒渍经一宿,漉出,暴微白,捣之。不尽者更以酒渍,经三五日乃出,更晒微干,捣之,须臾悉尽,极易碎。
凡用甘草、厚朴、枳实、石南、茵芋、藜芦、皂荚之类,皆炙之,而枳实去穰,藜芦去头,皂荚去皮子。
凡用椒实,微熬令汗出,则有势力。
凡汤丸散用天雄、附子、乌头、乌喙、侧子,皆煻灰炮令微拆,削去黑皮,乃秤之。唯姜附汤及膏酒中生用,亦削去皮乃秤之,直理破作七八片。
凡半夏,热汤洗去上滑,一云十洗四破,乃秤之以入汤。若膏酒丸散,皆煻灰炮之。
凡巴豆,去皮心膜,熬令紫色。桃仁、杏仁、葶苈、胡麻诸有脂膏药,皆熬黄黑,别捣令如膏,指?视泯泯尔,乃以向成散稍稍下臼中,合研捣令消散,乃复都以轻绢簁之,须尽又内臼中,依法捣数百杵也。汤膏中虽有生用者,并捣破。
凡用麦糵、曲末、大豆黄卷、泽兰、芜荑,皆微炒。干漆,炒令烟断。用乌梅入丸散者,熬之。用熟艾者先炒,细擘,合诸药捣令细散,不可筛者,内散中和之。
凡用诸毛羽齿牙蹄甲,龟、鳖、鲮鲤等甲皮肉骨角筋,鹿茸等,皆炙之。蛇蜕皮,微炙。
凡用斑猫等诸虫,皆去足翅,微熬。用桑螵蛸,中破炙之。牡蛎,熬令黄色。僵蚕、蜂房,微炒之。
凡汤中用麝香、犀角、鹿角、羚羊角、牛黄,须末如粉,临服内汤中,搅令调和服之。
凡丸散用胶,先炙使通体沸起,燥乃可捣,有不沸处更炙之断。下汤直尔用之,勿炙。诸汤中用阿胶,皆绞汤毕内汁中,更上火两三沸令烊。
凡用蜜,先火煎,掠去沫,令色微黄,则丸经久不坏。掠之多少,随蜜精粗,遂至大稠,于丸弥佳。
凡丸中用蜡,烊,投少蜜中,搅调以和药。
凡汤中用饴糖,皆汤成下。诸汤用酒者,皆临熟下之。
凡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汤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之。其不宜汤酒者,列之如左:
朱砂(熟入汤) 雌黄 云母 阳起石(入酒) 矾石(入酒) 硫黄(入酒) 钟乳(入酒) 孔公孽(入酒) 礜石(入酒) 银屑 白垩 铜镜鼻 胡粉 铅丹 卤咸(入酒) 石灰(入酒) 藜灰
右石类一十七种。
野葛 狼毒 毒公 鬼臼 莽草 蒴藋(入酒) 巴豆 踯躅(入酒) 皂荚(入酒) 雚菌 藜芦 ?茹 贯众(入酒) 芜荑 雷丸 狼牙 鸢尾 蒺藜(入酒) 女菀 葈耳 紫葳(入酒) 薇衔(入酒) 白及 牡蒙 飞廉 蛇衔 占斯 辛夷 石南(入酒) 楝实 虎杖(入酒单渍) 虎掌 蓄根 羊桃(入酒) 麻勃 苦瓠 瓜蒂 陟厘 狼跋子(入酒) 云实 槐子(入酒) 地肤子 蛇床子(入酒) 青葙子 茺蔚子 王不留行 菥蓂子 菟丝子(入酒)
右草木之类四十八种。
蜂子 蜜蜡 白马茎 狗阴 雀卵 鸡子 雄鹊 伏翼 鼠妇 樗鸡 萤火 蠮螉 僵蚕 蜈蚣 蜥蜴 斑猫 芫青 亭长 蛇胆 虻虫 蜚蠊 蝼蛄 马刀 赭魁 蛤蟆 猬皮 生鼠 生龟(入酒) 蜗牛 诸鸟兽(入酒) 虫鱼膏骨髓胆血屎溺
右虫兽之类二十九种。
古秤唯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此则神农之称也。吴人以二两为一两,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依四分为一两称为定。方家凡云等分者,皆是丸散,随病轻重所须,多少无定铢两,三种五种皆悉分两同等耳。凡丸散云若干分两者,是品诸药宜多宜少之分两,非必止于若干之分两也。假令日服三方寸匕,须差止,是三五两药耳。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钱匕者,以大钱上全抄之。若云半钱匕者,则是一钱抄取一边尔,并用五铢钱也。钱五匕者,今五铢钱边五字者以抄之,亦令不落为度。一撮者,四刀圭也。十撮为一勺,两勺为一合。以药升分之者,谓药有虚实,轻重不得用斤两,则以升平之。药升方作,上径一寸,下径六分,深八分,内散药,勿按抑之,正尔微动令平调耳。今人分药,不复用此。凡丸药有云如细麻大者,即胡麻也,不必扁扁,但令较略大小相称尔;如黍栗者亦然,以十六黍为一大豆也;如麻子者,即今大麻子,准三细麻也;如胡豆者,今青斑豆也,以二大麻子准之;如小豆者,今赤小豆也,粒有大小,以三大麻子准之;如大豆者,以二小豆准之;如梧桐子者,以二大豆准之;一方寸匕散,以蜜和得如梧桐子十丸为定;如弹丸及鸡子黄者,以十梧桐子准之。
凡方云巴豆若干枚者,粒有大小,当先去心皮,乃秤之,以一分准十六枚。附子、乌头若干枚者,去皮毕,以半两准一枚。枳实若干枚者,去穰毕,以一分准二枚。橘皮,一分准三枚。枣有大小,以三枚准一两。云干姜一累者,以半两为正(本草云一两为正)。凡方云半夏一升者,洗毕,秤五两为正。椒一升,三两为正。吴茱萸一升,五两为正。菟丝子一升,九两为正。菴?子一升,四两为正。蛇床子一升,三两半为正。地肤子一升,四两为正。此其不同也。云某子一升者,其子各有虚实,轻重不可通以秤准,皆取平升为正。
凡方云桂一尺者,削去皮毕,重半两为正。甘草一尺者,重二两为正。云某草一束者,重三两为正。一把者,重二两为正。
凡云蜜一斤者,有七合。猪膏一斤者,一升二合。
凡汤酒膏药,旧方皆云?咀者,谓秤毕捣之如大豆,又使吹去细末。此于事殊不允当。药有易碎难碎,多末少末,秤两则不复均平。今皆细切之,较略令如?咀者,乃得无末而片粒调和也。凡云末之者,谓捣筛如法也。
凡丸散,先细切暴燥,乃捣之。有各捣者,有合捣者,并随方所言。其润湿药如天门冬干地黄辈,皆先切暴干,独捣令偏碎,更出细擘,暴干,若值阴雨可微火烘之,既燥,小停冷乃捣之。凡湿药,燥皆大耗,当先增分两,须得屑乃秤之为正,其汤酒中不须如此。
凡筛丸药,用重密绢令细,于蜜丸即易熟。若筛散,草药用轻疏绢,于酒中服即不泥,其石药亦用细绢筛令如丸药者。
凡筛丸散药毕,皆更合于臼中,以杵捣之数百过,视其色理和同为佳。
凡煮汤,当取井华水,极令静洁,升斗分量,勿使多少,煮之调和,候火用心,一如炼法。
凡煮汤,用微火令小沸,其水数依方多少。大略二十两药,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此为率。皆绞去滓,而后酌量也。然则利汤欲生,少水而多取汁者,为病须快利,所以少水而多取汁;补汤欲熟,多水而少取汁者,为病须补益,是以多水而少取汁。好详视之,不得令水多少。汤熟,用新布两人以尺木绞之,澄去垽浊。分再服三服者,第二第三服以纸覆令密,勿令泄气。欲服,以铜器于热汤上暖之,勿令器中有水气。
凡渍药酒,皆须切细,生绢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随寒暑日数,视其浓烈,便可漉出,不必待至酒尽也。滓可暴燥微捣,更渍饮之,亦可散服。
凡建中肾沥诸补汤滓,合两剂,加水煮竭,饮之亦敌一剂新药,贫人当依此用,皆应先暴令燥也。
凡合膏,先以苦酒渍令淹浃,不用多汁,密覆勿泄。云晬时者,周时也,从今旦至明旦,亦有止一宿。煮膏,当三上三下,以泄其热势,令药味得出,上之使匝匝沸乃下之,取沸静良久乃止,宁欲小生。其中有薤白者,以两头微焦黄为候。有白芷附子者,亦令小黄色为度。猪肪,皆勿令经水,腊月者弥佳。绞膏,亦以新布绞之。若是可服之膏,膏滓亦堪酒煮饮之。可摩之膏,膏滓则宜以傅病上。此盖欲兼尽其药力故也。
凡膏中有雄黄朱砂辈,皆别捣,细研如面,须绞膏毕乃投中,以物疾搅,至于凝强,勿使沉聚在下不调也。有水银者,于凝膏中研令消散。胡粉亦尔。
凡捣药法,烧香,洒扫净洁,不得杂语喧呼,当使童子捣之,务令细熟,杵数可至千万杵,过多为佳。
凡合肾气、署预及诸大补、五石、大麝香丸、金牙散、大酒煎膏等,合时煎时并勿令妇人小儿产母丧孝固疾六根不具足人及鸡犬六畜等见之,大忌,切宜慎之。其续命汤、麻黄等诸小汤,不在禁忌之限。比来田野下里家因市得药,随便市上雇人捣合,非止诸不如法,至于石斛、菟丝子等难捣之药,费人功力,赁作捣者隐主悉盗弃之,又为尘埃秽气入药中,罗筛粗恶,随风飘扬,众口尝之,众鼻嗅之,药之精气,一切都尽,与朽木不殊。又复服饵不能尽如法,服尽之后,反加虚损,遂谤医者处方不效。夫如此者,非医之咎,自缘发意甚误,宜熟思之也。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天然药材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我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但以植物性药物居多,故有“诸药以草
夫 之初发,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眼胞微肿微赤,泪欲汪汪,腮赤面肿,皆是出 之兆,一冒风寒食积,论其大概,不必一一如是。重则遍身膨胀,眼赤封闭,或壮热无汗,气粗气喘,呕吐,惊搐,鼻煤,咳嗽声哑,至五六七日不见点者,急用表散以升发之,用麻黄汤主之。若 出稠密如云,片疙紫红干燥,其毒甚重,表时宜表,回时速当清火解毒为要,此时宜用清龙汤或双解汤使之。大便燥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民非常重视养生益寿,并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既有系统理论、多种流派、多种方法,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医养生学,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放的繁衍昌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名医治病趣闻,既不同于单纯以猎奇为目的的传说,也不同于纯粹的医家学术经验介绍,而是一种将故事与医案结合在一起的“故事性医案”。每个医案都以史实为依据,既有包括事件始末在内的故事情节,还有治疗的方法等,寓医理于故事之中,读者不妨一读。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闻之菊花能明目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薏苡里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是以黄柏疮用,兜铃嗽医。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宽中下气,枳壳缓而
四肢伤,在战伤中占70%,其中骨折约占60%,在平时,工农业生产、交通、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中的意外事故,骨折也很多见。正确的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若处理不当,可以导致残疾和死亡。
【肾脏一般结构】一、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一个肾小体和相通的小管组成。人类每个肾脏约有一百万个肾单位。肾小体90%以上分布在肾皮质部分。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及包围在其外的肾小球囊组成。肾小球的核心是一团毛细血管网,它的两端分别与入球动脉及出球动脉相连。肾小球外覆以肾小球囊,肾小球囊的壁层上皮
意识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和主观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高级形式。意识在医学上是指“神志清晰状态”或“醒觉状态”,在精神医学中意识是指精神活动的清晰度和清晰范围。对主观自身状态及其活动的辨认能力称自我意识,又称人格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辨认能力称周围意识或环境意识。意识和意识活动的基础是意识清晰状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是为满足一般大众对博大精深的医学知识不断增长的需要而出版的。本书以《默克诊疗手册》的内容为基础编写。可以说就是一本《默克诊疗手册》普及本。首次出版于1899年的《默克诊疗手册》是连续出版最久、在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英语医学教科书。该书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患的各科疾病,例如:内科、外科、小儿科、
碧桃叶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痒。适用于暑麻疹。碧桃叶酒组方:鲜嫩桃叶500克,鲜鱼腥草60克,胆矾0.6克,薄荷水3克,冰片3克,白酒适量
赤石脂天仙酒功能主治:解毒,消疮。适用于痤疮。赤石脂天仙酒组方:赤石脂10克,密陀僧10克,硫磺10克,樟脑10克,天仙子10克,白果10克,冰片3克,75%酒精300毫升
牛皮癣擦酒功能主治:解毒止痒。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擦酒组方:斑蝥10只,红娘子10只,生大黄45克,75%酒精500克
补骨脂酒功能主治:祛风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汗斑。补骨脂酒组方:补骨脂150克,75%酒精500毫升
乌蛇蒺藜酒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适用于白癜风、紫癜,以及肢体麻木等。乌蛇蒺藜酒组方:乌梢蛇90克,白蒺藜30克,防风30克,肉桂30克,天麻45克,五加皮15克,羌活45克,牛膝30克,枳壳45克,熟地黄60克,白酒10斤
故纸猴姜酒功能主治:通络,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故纸猴姜酒组方:破故纸(补骨脂)60克,猴姜〔骨碎补〕60克,75%酒精500克
牛蒡陆英根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痛。适用于刺风、面游风。牛蒡陆英根酒组方:牛蒡子根120克,陆英根120克,米酒5斤
侧柏生姜酒功能主治:生发。用于斑秃。侧柏生姜酒组方:侧柏叶35克,当归15克,生姜12克,何首乌15克,桃仁15克,红花12克,补骨脂15克,鸡血藤30克,白酒800克
双花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与脱发、斑秃。双花酒组方:洋金花30克,红花15克,骨碎补15克,白酒300克
斑蝥秦椒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于斑秃、脱发。斑蝥秦椒酒组方:斑蝥4只,秦椒15克,补骨脂15克,白酒300克(或75%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