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 / 鹿梨

鹿梨

(《图经》)

校正:原附梨下,今分出。

【释名】鼠梨(《诗疏》)山梨(《毛诗》)阳檖(《尔雅》)罗(〔时珍曰〕《尔雅》云:檖,罗也。其木有纹如罗,故名。《诗》云:隰有树檖。毛苌注云:檖一名赤罗。一名山梨,一名树梨。今人谓之阳檖。陆机《诗疏》云:檖即鹿梨也,一名鼠梨)

【集解】〔颂曰〕江宁府信州一种小梨名鹿梨,叶如茶,根如小拇指。彼人取皮治疮,八月采之。近处亦有,但采实作干,不知入药也。〔时珍曰〕山梨,野梨也。处处有之。梨大如杏,可食。其木文细密,赤者文急,白者文缓。按陆机云:鹿梨,齐郡尧山、鲁国、河内皆有,人亦种之。实似梨而酢,亦有美脆者。

【气味】酸,涩,寒,无毒。

【主治】煨食治痢。(苏颂)

根皮

【气味】同实。

【主治】疮疥,煎汁洗之。(苏颂)

【附方】(新二)一切疮(鹿梨散:用鹿梨根、蛇床子各半斤,真剪草四两,硫黄三钱,轻粉一钱,为末,麻油调傅之。小儿,涂于绢衣上着之,七日不解,自愈。《仁存方》)一切癣(鹿梨根刮皮捣烂,醋和麻布包擦之。干者为末,以水和捣。唐瑶《经验方》)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