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便读 / 用药法程

用药法程

凡用药须明五味,辛者能散能横行,苦者能降能泄,甘者能补能缓中,酸者能收敛,咸者能润下,能软坚,能先知各药之性,然后可以合于病情。

凡用药须审质之轻重,性之有毒无毒,气之寒热温凉平,然后可以知用之多寡。

凡用药当明其五色五臭,青入肝,黄入脾,赤入心,白入肺,黑入肾,臊入肝,焦入心。

香凡用药须知质之轻者,能浮能升,可以上入心肺,质之重者,能沉能降,可以下行肝肾。

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然后可定其升降浮沉,以类相从之用。

凡用药当知有相反相畏相恶相使相须之别,惟相反不可合投,其余即无从顾虑,故特将相反之药,列于药品之末,然后可知药之宜忌。

凡用药须知制炒之法,各有所宜,如酒炒则升提,姜炒则温散,用盐可入肾而软坚,用醋则注肝而收敛,童便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去燥性而和中,乳能润枯生血,蜜能甘缓益元,土炒藉土气以补中州,面煨抑酷性勿伤上膈,黑豆甘草汤浸,并能解毒和中,羊酥猪脂涂烧,使其渗骨易脆,去穣者免胀,去心者除烦,明乎制炒之法,然后可以运用治病。

凡用药有宜陈久者,有宜新鲜者,陈者取其烈性渐减,火性渐脱,新者取其气味之全,功效之速,学人亦宜考求,然后立方可以灵应。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