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择要纲目 / 檀香

檀香

(白旃檀)

〔气味〕辛温无毒,阳中微阴,入手太阴足少阴,通行阳明之经也。

〔主治〕消风热肿毒,治中恶鬼气,杀虫。煎服止心腹痛霍乱,肾气痛。水磨涂外肾并腰肾痛处,散冷气,引胃气上升进饮食,噎膈吐食。又面生黑子,每夜以浆水洗拭令赤,磨汁涂之甚良。白旃檀调气,引芳香之物上至极高之分。最宜橙橘之属,佐以姜枣,辅以葛根、缩砂、益智、豆蔻,通行阳明之经,在胸膈之上处,咽嗌之间,为理气之要药也。《楞严经》云:白旃檀涂身能除一切热恼,故西南诸番,皆用诸香涂身,取此义也。隋有寿禅师妙医术,作五香饮济人。沉香饮,檀香饮丁香饮,泽兰饮,甘松饮,皆以香为主,更加别药。有味而止渴兼补益人。《道书》檀香谓之浴香,不可烧供上真。

(紫檀)

〔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摩涂恶毒风毒,刮末傅金创止血,止痛疗淋,醋磨傅一切卒肿。其白檀辛温气分之药也,故能理卫气而调脾肺,利胸膈。紫檀咸寒血分之药也,故能和营气而消肿毒,治金疮。

  • 下载本书电子版
  •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