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中医儿科学 / 舞蹈证

舞蹈证

舞蹈证是由于风湿内侵入脑所致的疾病。临床以四肢运动呈舞蹈样姿式,睡眠时又自行消失为主要特征。

舞蹈证之产生,总由风湿之邪侵入体内,日久不解,郁而化热,灼伤阴血,使筋脉失养,而出现四肢自动。《证治准绳•振颤》曰:“筋脉约束不住,莫能任持,风之象也。”此风非外风之谓,乃“阴血衰则热而风生焉”(《金匮翼•振颤》)

“脑为元神之府”,若风湿之邪直侵于脑,则病深难解,日久化热伤及脑阴,使脑不主神,不能司宰四肢百骸,则见肢体不自主运动,如舞蹈之状。

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风湿郁久化热使阴血受损,或脑阴被灼使肢体筋脉失其濡养或失其主宰而成。

本病多见于5〜15岁的女孩。患儿记忆力减退,运动乏力,容易激动,举止笨拙,衣着不能自理;最突出的表现是不自主的无意识动作,颜面肌肉抽搐而表现奇异面容,且变换不已,如呶嘴伸舌,抬眉眨眼,似笑非笑;上肢运动过多时有耸肩,握物易掉,阵挛样舞动;下肢运动增强时行路蹒跚易倒,不能直至,有时躯干亦有绕嵴柱的扭动。这些不自主的动作,于激动、紧张和厌倦时加剧,入睡后即停止。舞蹈证的病程中,同时伴有痹证者并不多见。根据上述症状,可作诊断。

本病须注意与癎证鉴别,癎为发作性疾病,“发则卒然倒仆,口眼相引,手足搐搦,背嵴强直,口吐涎沫,声类畜叫,食项乃苏”(《古今医案•五癎》)。这与舞蹈证的不自主性运动有别,只要掌握二者特点,不难鉴别。

本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滋阴养血熄风和填充脑阴。

(―)阴血亏虚、筋脉失养

证候:四肢不自主运动,运动不协调,烦躁,表情怪异,可伴有手足心热,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兼祛风通络。

方药:防己地黄汤。

(二)脑阴受损

证候:除不自主、不协调的肢体运动外,尙见头目晕眩,或记忆力减退,脉细弱,舌红。

治法:滋阴补脑。

方药:麦味地黄丸加猪嵴髓、龟版等。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