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中医眼科学 / 七画

七画

〔101〕沙参麦冬饮(《温病条辨》):沙参 麦门冬 扁豆 玉竹 天花粉 甘草

〔102〕补心汤(《眼科纂要》):人参 黄芪 当归 生地 麦冬 知母 远志 桔梗 连翘 甘草

〔103〕补中益气汤(《东垣十书》):黄芪 党参 炙草 当归 白术 柴胡 陈皮 升麻

〔104〕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黄芪 当归尾 赤芍 地龙 川芎 桃仁 红花

〔105〕补阳抑阴汤(《眼科临证笔记》):大丽参 黄芪 石菖蒲 柏子仁 菟丝子 破故纸 朱茯神 白蒺藜 车前子 远志肉 粉甘草

〔106〕补阴抑阳汤(《眼科临证笔记》):大熟地 生龟板 生牡蛎 石决明 茯苓 知母 黄柏 菟丝子 代赭石 石菖蒲 菊花 远志 甘草

〔107〕补肾磁石丸(《济生方》):磁石煅后醋淬,石决明 甘菊花 肉苁蓉酒浸切焙 菟丝子酒浸一宿焙干各30克。为细末,用雄雀十五只,去毛、嘴、足,留肚肠,以青盐60克,水三升同煮,令雀烂水欲尽为度,取岀先捣如膏,和药末为丸,如梧子大,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108〕补漏生肌散(《审视瑶函》):乳香 血竭 枯矾 轻粉 各等份。

〔109〕羌活胜风汤(《原机启微》):柴胡 黄芩 白术 荆芥穗 枳壳 川芎 防风 独活 羌活 前胡 薄荷 桔梗 白芷 甘草

〔110〕羌菊散(《麻科活人全书》):羌活 白菊花 蝉蜕 防风 木贼 栀仁 大黄 谷精草 白蒺藜 黄连 沙苑蒺藜 甘草

〔111〕谷精草汤(《审视瑶函》):谷精草 白芍 荆芥穗 玄参 牛蒡子 连翘 草决明 菊花 龙胆草 桔梗 灯心 白水煎不拘时服。

〔112〕远志丸(《济生方》):远志 菖蒲 茯神 龙齿 人参 朱砂 茯苓

〔113〕抑阳酒连散(《原机启微》):生地黄 独活 黄柏 防风 知母 蔓荆子 前胡 羌活 白芷 生甘草 酒黄芩 寒水石 栀子 酒黄连 汉防己

〔114〕抑肝扶脾汤(《医宗金鉴》):龙胆草 柴胡 黄连 青皮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白芥子 山楂 神曲 炙甘草 姜 枣

〔115〕抑金散(《开明眼科》):桑皮 花粉 生地 寸冬 沙参 薄荷 防风 白芷 桔梗 甘草

〔116〕苍车四物汤:当归 熟地黄 酒白芍 川芎 车前子 苍术

〔117〕还阴救苦汤(《原机启微》):升麻 白术 炙甘草 柴胡 防风 桔梗 黄连 黄柏 知母 连翘 生地 羌活各15克 藁本12克 川芎30克 红花3克 归尾21克 细辛7克

〔118]还睛丸(《秘传眼科龙木论》):防风 茺蔚子 车前子 知母 人参 桔梗 黄芩 干地黄 细辛 五味子 黑参

〔119〕连柏益阴丸(《东垣试效方》):甘草根 羌活 独活 当归身 五味子 防风 黄芩 草决明 黄柏 知母 黄连 石决明

〔120〕助阳活血汤(《银海精微》):柴胡 白芷 升麻 当归 黄芪 防风 蔓荆子 甘草

〔121〕吴茱萸汤(《审视瑶函》):姜半夏 吴茱萸 川芎 炙甘草 人参 茯苓 白芷 陈皮 生姜

〔122〕吹霞散(《审视瑶函》):白丁香3克 白芨、白牵牛各9克 研细腻无声,放舌上试过无渣,方可收贮备用,每日点眼三次。(白丁香即雄麻雀粪)。

〔123〕张氏攀筋方(《眼科探骊》):生地 丹皮 桃仁 川牛夕 黄柏 竹叶 三七粉(冲服)。体虚者去桃仁 加当归 麦冬 甘草。

〔124〕驱风一字散(《普济方》):川乌 川芎 川羌 荆芥 防风

〔125〕驱风散热饮子(《审视瑶函》):连翘 牛蒡子 羌活 薄荷 防风 川芎 赤芍 归尾 栀子 大黄 甘草 少阳经加柴胡;少阴经加黄连;风盛倍羌、防;热盛倍大黄。食远热服。

〔126〕枸菊地黄汤(丸)(《医级》):即六味地黄汤加枸杞子 菊花

〔127〕鸡蛋黄油膏(《中医眼科学》1964年):鸡蛋黄1〜3枚(放入铜铫内,以文火煎熬,色黑如油)制炉甘石、冰片各少许〔两药研为细末,和匀,涂擦患处〕。

〔128〕阿胶鸡子黄汤(《通俗伤寒论》):阿胶 生白芍 石决明 双钩藤 大生地 炙甘草 茯神木 鸡子黄 络石藤 生牡蛎 除阿胶、鸡子黄二味外,用水煎汁去渣 纳胶烊尽,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

〔129〕附子理中丸(《和剂局方》):炮附子 人参 白术 炮姜 炙甘草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