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医方考 / 大黄䗪虫丸

大黄䗪虫丸

大黄(十两,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干漆(炒) 桃仁(各一两) 芍药(四两) 杏仁(去皮尖) 虻虫(去翅足,炒) 蛴螬(炒,各一升) 䗪虫(半升,炒) 水蛭(百枚,炙黄) 干地黄(半两)

共为末,蜜丸小豆大。日三服,每五丸。

腹胀有形块,按之而痛不移,口不恶食,小便自利,大便黑色,面黄肌错者,血证谛也,此丸与之。

腹胀有形块,按之而痛移者,气与火也。今痛不移,则属有形矣。然食与血皆有形,食而腹胀则恶食,今不恶食,则知其为血矣。小便自利者,血病而气不病也。大便黑色者,病属于阴也。面黄肌错者,血病则不能荣养其容,濡泽其肤,故令萎黄甲错耳。大黄,攻下之品也,引以干漆、虻虫、蛴螬、水蛭、䗪虫、桃仁之辈,则入血而攻血。芍药、地黄,生新血于去瘀之际。杏仁、甘草,致新气于逐败之余。而黄芩之苦,又所以厚肠坚胃,而不为攻下所伤耳!

  • 下载本书电子版
  •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