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拾遗 / 腐

(浆、沫、渣、皮、乳、锅巴、泔水、麻腐)

濒湖《纲目》于豆腐集解注:腐皮堪入馔,而浆乳皆遗之。又胡麻亦可作腐,《纲目》胡麻条亦遗之。今悉为补,概名曰腐。

腐浆 味甘、微咸,性平。清咽祛腻,解盐卤毒。《药性考》云:味甘、微苦,性凉。清热下气,利便通肠,能止淋浊。银杏研浆。

伤寒十日不汗。张卿子妙方:用未点豆腐浆一大碗,调好白蜜,热服即出汗愈,神效。

脚气肿痛难走者。热豆腐浆加松香末,捣匀敷,过夜即好行走,永无后患。

大便下血。《古今良方》:荸荠一斤或半斤,豆腐浆不冲水者一大碗。将腐浆顿极热,捣荸荠汁,乘热冲入饮之。

盐哮。《救生苦海》:用豆腐浆点糖少许,日日早服一碗,不间断,过百日自愈。

治黄疸。《刘羽仪验方》:每日空心冷吃生豆腐浆一碗,吃四、五次自愈。忌食生萝卜。

痰火吼喘。《经验广集》:饴糖二两,豆腐浆一碗,煮化顿服愈。

治劳及自汗。《回生集方》:用黑豆掏净,磨成腐浆,锅内熬熟,结成皮。每食一张,用热黑豆浆送下,即效。○凡人每日清晨吃黑豆腐浆,大有补益,可以免痨病之患。

肺痈肺痿。用芥菜卤陈年者,每日将半酒杯冲豆腐浆服。服后胸中一块,必塞上塞下,塞至数次,方能吐出恶脓,日服至愈。

血崩。《不药良方》:生豆腐浆一碗,生韭菜汁半碗,入药内,空心服一、二次。

五妙汤,治产后并弱症。《郁文虎传方》:用头锅腐浆一碗,腐皮一张,生鸡蛋一个打碎,冲入浆内,再加圆眼肉十四枚,白糖一两,入浆内滚服,五更空心食。

陈廷庆云:豆腐浆入阴分,泻火通淋浊,凡淋症用六一散冲腐浆食,最妙。五更冲鸡蛋、白糖点服,宁嗽补血。粤人以腐浆煮粥食,名甜浆粥,大能补虚羸。

腐沫 即豆腐泔水上结沫是也。治鹅掌癣,生手掌及足掌,层层剥皮,血肉外露。此沫热洗即愈。

腐渣 此造豆腐所剩之渣。人以饲猪,入药须用生腐渣。

治一切恶疮、无名肿毒,神效。《不药良方》:用豆腐渣,在砂锅内焙热,看红肿处大小,量作饼子贴上,冷即更换,以愈为度。

大便下血。《古今良方》:用不见水豆腐渣炒黄,清茶调服,即愈。

治臁疮,裙边疮,烂臭起沿。《养素园方》:生豆腐渣捏成饼,如疮大小,先用清茶洗净,绢帛拭干,然后贴上,以帛缠之。一日一换,其疮渐小,肉渐平,此费启彰亲试有效之方也。又可敷脚蛀。

脚上皮蛀生水孔,而皮湿烂者。《不药良方》:豆腐渣贴三日即愈,不要落生水。

肠风下血。《慈航活人书》:雪花菜即豆腐渣,用未曾滤出浆者,带水锅内炒燥,为末。每服三钱,紫血块者,白糖汤下;红血块者,砂糖汤下,日三次,虽远年垂危者,服之神效。

腐皮 味甘,性平。养胃,滑胎,解毒。

小儿遍身起罗网蜘蛛疮,臊痒难忍。《仁惠编》:用豆腐皮烧存性,香油调搽,自愈。

落头疽。《慈惠小编》:用壁上蟢子五、六只,腐皮包好,吃完即愈。

冷嗽。《刘羽仪验方》:干豆腐衣,烧灰存性,为末,热陈酒调下,吃四、五十张即愈。

水臌胀。《种福堂方》:陈芭蕉扇,去筋烧灰存性,五分,千金子去油壳二分五厘,滑石二分。共为细末,以腐衣包。滚水送下,十服愈。

腐乳 一名菽乳。以豆腐腌过,加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性平。养胃调中。

腐巴 此即腐浆锅底所结焦巴也。入药晒焙研末,或生捣作丸,皆可用。《药性考》:名锅炙。开胃消滞逐积。

治淋浊,补血。《慈航活人书》有五效丸:用豆腐锅巴一两,加川连一钱,同捣丸如桐子大。每服五钱,赤带,蜜糖滚水吞下;白带,砂糖汤下;热淋尿血,白汤下;肠风下血,陈酒下。

血风疮。先将豆腐泔浸洗去靥,以布拭干,用前末药,(即川连、腐巴粉末丸时留一半。)真麻油调搽,干则再涂,三、四次自愈。

翻胃。《神方珍记》:用豆腐锅巴,黄色者佳,炒研末。每服三钱,沙糖汤调服,白汤下。

痢疾。《神方珍记》:陈冬米炒、豆腐锅巴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空心白汤调服二、三钱,服后宜饿半日,自愈。

腐泔 即豆腐所沥下之水也。《药性考》云:豆腐有盐卤点者,有石膏点者,俱能清热。

性清凉,能通便下痰,通癃闭。洗衣,去垢腻。

麻腐 乃胡麻小粉所造者。味甘,性平。润肌滑肠。

解毒。蒋仪《药镜滋生赋》云:麻腐豆粉,清肠清胃。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