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拾遗 / 吕宋果

吕宋果

《本草补》:吕宋岛中产一果,名加挖弄。外肉而内核,味苦不堪食。其初,惟有一处深山峻岭生此树。甚高大,土人多不识,旅人至岛百年后,始知其中果可用。近三十年颇悉其疗治各病,极有奇验,遂携至中国。若果之皮肉,其效尤捷。有唿为宝豆者,豆言果之形状,宝言其贵重也。

治中毒服毒。将果或磨或刮,以清水或清油调服,毒即吐。蛇蝎蜈蚣等伤,磨清水服之,并刮敷患处。疫疾中风昏仆,磨水服之。腹痛泻利,磨水服。疟疾初作时,磨水服。○刀斧伤、血漏。刮末敷患处,即止血止痛。○蛔虫疳积,磨水服,虫即吐出。○难产,磨水服。○头疮痒烂腊梨,切碎此果,以油煎之,乘热遍擦,向火取暖,随以布向火取热,覆病人身上而睡,又以被盖,不见生风,即愈。○潮热,磨水服,渐减而愈。

《本草纲目拾遗》诸谷部目录

沙米 西国米(珠儿粉 竹米) 陈仓米(朱公米) 山榖 青棵黄稞 米油 锅焦(陈久年糕) 阿迷酒 酒酿(酒蕈) 神黄豆(缅豆 回回豆 青花豆 真宁豆) 稆豆(叶附) 蚕豆壳 酱油(糟油) 腐 (浆 沫 渣 皮 乳 锅巴 泔水 麻腐) 芝麻壳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