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拾遗 / 龙眼核

龙眼核

(壳附)

《纲目》龙眼核主治,多言其肉,至其核之功用最广,只载其能治胡臭,他皆未之及,又不及其壳,今悉采他本补之。

脑漏。《黄氏医抄》:用广东圆眼核,入铜炉内烧烟起,将筒熏入患鼻孔内,数次即愈。

一切疮疥。《高只元传世方》:用龙眼核煅存性,麻油调敷即愈。

治癣。《祝氏效方》:圆眼核两个,去外黑皮捶碎,雄黄、硫黄、陀僧、枯矾、川椒末,各三分,共为细末,以生姜蘸擦患处即愈。○《集听方》:患癣,用龙眼核去外黑壳,用内核,米醋磨搽。

灭斑生发。张觐斋云:桂圆核仁,凡人家有小子女者,不可不备。遇面上或磕伤及金刃伤,以此敷之,定疼、止血、生肌,愈后无瘢。若伤鬓发际,愈后更能生发,不比他药,愈后不长发也。

小肠疝气。《不药良方》:荔支核、龙眼核各七枚,俱烧灰,大茴二粒炒,共为末,好酒调下。外用生姜捣烂敷肾,即消。○《经验广集》:治疝气偏坠,小肠气痛,神效。荔支核炒、龙眼核炒、小茴香炒,各等分,为细末。空心服一钱,以升麻一钱,水酒煮送下。

念珠丸。《张氏必效方》:治阴疝偏肿,囊中疼痛难忍。乳香去油净二钱,圆眼核三钱,黄蜡二两,和药末,成丸弹子大,分为一百零八丸,蛤粉为衣,用线穿起,露一宿收贮。遇症每服三丸,乳香汤下。

小便不通。 用龙眼核去外黑壳,打碎,水煎服。如通后欲脱者,以圆肉汤饮之。

足指痒烂。《药镜》:用桂圆核烧灰掺之,立效。

无名肿毒。《黄氏医抄》:桂圆核以水调涂,俱效。能止折伤出血,疗金疮灭斑。

烟筒伤喉。万近蓬云:凡烟管误戳伤喉,出血不止者。用桂圆核,去外黑皮,惟取内核仁,焙捣为极细末,看喉中伤处,用笔管安末吹之,即定疼止血而愈,屡试果验。

治刀伤出血。《殷仁趾传方》:以龙眼核炒捣,磨细敷之。

刀斧伤。《黄贩翁医抄》:桂圆核不拘多少,用火烧枯存性,研末掺患处,即愈。

按:陈杰《回生集》大兴李振祖西平云:龙眼核末,敷金刃伤。昔在西秦及巴里坤军营,救愈多人。查《本草纲目》及别集本草,俱末纪载,可知世间有用之材,自古迄今淹没者,不可胜计矣。

龙眼壳○ 乃龙眼外裹肉之壳。本黧黄色,闽人恐其易蛀,辄用姜黄末拌之令黄,且易悦目也。广中桂圆多不用姜黄拌,故今广圆犹存本色。入药用壳,须洗去外色黄者。

敷汤泡伤。《行箧检秘》:用圆眼壳煅存性为末,桐油调涂患处,即止痛,愈后又无斑痕,真良方也。

《泉州府志》:龙眼最小者唿鬼眼,龙眼是其中者,今不复识别。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