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拾遗 / 桑瘿

桑瘿

(铁扇子 桑榾柮 桑叶滋 桑油)

《百草镜》:桑老则树生瘿,其壮如瘤,用刀斫下,阴干入药。

去风痹诸湿,浸酒用,治胃痛。(《百草镜》)

铁扇子

《百草镜》:桑叶采过二桑者勿用,只采过头叶,其二叶力全,至大雪后,犹青于枝上,或黄枯于枝上,皆可用。须经大雪压过,次日雪晴采下,线穿悬户阴干。其色多青黑色,风吹作铁器声,故名铁扇子。冬至后采者良。

治肠风目疾,咳嗽盗汗。(《百草镜》) 洗一切天行时眼,风热肿痛,目涩眩赤。取铁扇子二张,用无油茶碗一只,要有盖者,置铁扇子于中,以滚水冲半盏,盖好候汤温。其色黄绿如浓茶样,为出味,然后洗眼拭干。隔一、二时再以药汁碗隔水顿热,再洗,每日洗三、五次即愈。此水一盏,可洗三、四十人。(《养素园验方》)

中年眼目昏花。《眼科要览》复明散:用经霜雪桑叶,叶须腊月在树不落者,同甘菊、侧柏叶、荆芥穗、桑白皮,如有眵泪加艾叶、苍术,发痒加赤芍、川椒,为粗末,等分和匀,煎汤熏洗,惟红肿者不可洗。

风眼下泪。《不药良方》:腊月不落桑叶,煎汤,日日温洗之,或加入芒硝少许。

桑榾柮

乃多年老桑,数被剪伐嫩条,其枝头长成如拳者是也。

治膈症。《梁侯瀛集验方》:用老桑榾柮,烧红存性,为末,好酒送下即愈。

桑叶滋

鲜桑叶摘开其叶筋,有白汁,名桑叶滋,又名桑脂。《纲目》桑叶,载其用最广,独未及此。

性微寒,味苦。有天丝入眼,以此点之。

《山海草函》:桑叶滋点眼,治蜈蚣咬。

治乳痈。《集听》:用桑叶,不拘头二叶,摘去半段,取后半段脂三分,黄蘖八钱,水煎干,只用三分,饭锅蒸一次,夜露一宿,涂患处。虽烂见骨者,亦能收口平复。

小石疖,今人唿为扎马疔。《钱峻经验单方》云:小石疖,采二蚕桑叶,滴下滋水,点上,愈。○消瘿瘤。《秋泉秘方》:用蝌蚪一钱,蛇蜕泥球包煅为末三分,鬼馒头滋干一钱,桑滋干一钱,乳香、没药各三分,麝香一分,共为细末,饭和捣为锭。临用时,再取鬼馒头滋化开,以鸡翎搽患处,过宿即消。

桑油

《万氏家抄》有取桑油法:鲜桑木捶碎,装入瓶内,用一瓶盖口,倒埋土中,糠火煨之,油自滴下,贮罐听用。

治小儿身面烂疮。 轻粉、雄黄各五钱,猪胆一个,滑石一两,硫黄五钱,穿山甲十五片炙,凤凰退烧存性五钱。为末,用桑油、猪胆汁调。绢包擦之。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