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拾遗 / 樟皮

樟皮

(樟梨)

此香樟树皮也。《纲目》有樟材、樟脑、樟节,而皮与子皆不及焉。今山人率以皮子治病有效,因急补之。

树皮。(以年久老樟者为佳) 治天行温疫,湿毒流注。浴疥癣,洗脚气。

心疼。《玉局方》:香樟树皮,取时去面上黑色者,用内第二层皮,捣碎煎汤服,即止,永不再发。

刑杖伤。《神锦方》:樟树皮,用老酒炖出味,调老公鸡冠血食,止痛散血,立效。

霍乱上吐下泻。《传信方》:樟树皮一把,水煎,温服,立止。

脚上生疮。《家宝方》:此疮个个如小笔管,大者用樟树叶牙咬熟,略掺拔毒丹,外贴樟树叶,连换即愈。

敏按:樟木,《纲目》言,辛温,香窜。性能除湿,故山居人患病多宜之。《象山县志》:万历中邑大疫,有一道人,教人取千年老樟树皮,煎饮可愈。并言树老久饮霜雪,其性转清凉,可消疫气。此即藏器所云:樟木能治恶气、中恶、鬼疰之意。

樟梨

即樟树子也。出处州府遂昌县,福罗坞仙人坝周公园。大者为贵,小者次之。予友黄庆春与一遂昌人相善,其人馈以樟梨。云可治心胃脘疼,服之立效。即香樟子也,较他产者略大,盖千年樟树所结,故效如神。叶南郊自处州回,询以樟梨,据云,此非子,乃千年樟树所结于枝桠间者,如瘤然,土人以形似梨,故名之,然则此乃樟瘤也。然与予所见又不类,姑并存其说,以俟再考焉。

磨涂肿毒,治中酒心胃疼,皆效。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