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拾遗 / 石蛤蚆

石蛤蚆

《百草镜》:生山土,根皮色红,入药用根。○周维新云:石蛤蚆乃映山红之根。○《花镜》云:山踯躅,俗名映山红。类杜鹃花而稍大,单瓣色淡,若生满山头,其年必丰稔。有红紫二色,红者取汁可染物。○《李氏草秘》:石蛤蚆,苗长二三尺,茎方,叶似竹叶,根形如蛤蚆,坚如石。○敏按《汪连仕方》:映山红根,名翻山虎,土人唿搜山虎。治疬[疒/串]能拔根。医风合巴山虎蒸酒服,名二虎丹。核其功用,虽不甚悬殊,而究其形状,的非一种,当以《李氏草秘》所载为是。

煎洗梅疮,能消风块。

风气痛。《祝穆效方》:地蜈蚣草、石蛤蚆草各等分,绍酒煎服。

肠痈。《景岳新方》: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若毒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急宜以此药治之。先用红藤一两许,以好酒二碗,午前一服,醉卧之。午后,服紫花地丁一两许,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然后再服末药除根。○末药方:用当归五钱,蝉退、僵蚕各二钱,无龙、大黄各一钱,石蛤蚆五钱,老蜘蛛二个,新瓦上以酒杯盖住,外用火煅干存性,同诸药为末。空心,用酒调服一钱许,逐日渐服自消。(《经验广集》:石蛤蚆用叶。)

秃疮。《不药良方》云:即肥疮,日久延蔓成片,发焦脱落,又名癞头疮。先以艾叶、鸽粪煎汤,洗净疮痂。再用猪肉汤洗之,随用踯躅油,以踯躅花根四两捣烂,用菜油一碗,煎枯去渣,加黄蜡少许,布滤候冷。以青布蘸搽,日三次。毡帽戴之,勿令见风。散毒,能令痒止发生,久搽自效。

疔肿诸毒。○《李氏草秘》:石蛤蚆用酒磨服,少得入口,垂死可生,有此则不愁疔疮之患。诸肿毒,醋磨敷之。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