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拾遗 / 紫草茸

紫草茸

叶大椿《痘学真传》云:紫草茸,古本不见,近刻但在紫草项下。注明紫草茸染手者为佳,竟不知别有一种。予幼时,见世叔华泓卿家,有紫草茸。为发痘神丹,乃其高祖学士鸿山公使,外国带归者。予取而藏之,每遇血热毒壅,失血烦闷,顶陷不起,痘疔肿胀,于清解药中,研加四五分,无不神效。惜乎方书不载,不敢擅增本草。近见《神应心书》,独标紫草茸,色澹红,出乌思藏,着大树枝上如白蜡,其价如千金。不特发痘如神,用酒调服一二钱,能治诸肿毒恶疮。又云:顺手擂一钱,酒下,力能催生,此浟水潭应梦屡获其效,并请正西番贡僧之语。至近时,亦知茸非紫草之嫩苗,复误认胭脂渣即是紫草茸,此说更谬。○按:紫草,《本草》诸方皆用根。《韦宙独行方》:治豌豆疮不发,煮紫草汤饮,后人相承用之,则以之治痘,凉血解毒,自此始也。曾世荣《活幼新书》云:紫草性寒,小儿脾气实者,犹可用,脾气虚者,反能作泻。古惟用茸,取其初得阳气,以类触类,所以用发痘疮,则用茸,亦见于此。而亦未闻有乌思藏所出一种。据叶所云,又似紫铆,亦无的解,以其亲试历效,故存其说,以俟后之博访。

治痘,及诸肿毒恶疮,催生。

己亥冬,遇刘挹清少府于余杭,言其祖曾任蜀藩,家有西藏紫草茸,皆成块,如指头大,色红而明透,如琥珀,知叶所载为不谬。

翟良《痘科释义》云:痘科用紫草,古方惟用其茸,取气轻味薄,而有清凉发散之功。凡下紫草,必用糯米五十粒,以制其冷性,庶不损胃气而致泄泻。惟大热便秘者,不必加。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