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本草纲目拾遗 / 春水

春水

《南诏志》:春水有三,俱在鹤庆府。一在城东南二十里石碑坪,一在城南三十里龙珠山麓,一在城东北三十里五老山下。春水盈时,有硫黄气。郡人于二三月间,和盐梅、椒末饮之,能祛疾。《职方考》:云南鹤庆府出春水,在观音山莲花寨之北。立夏前三日出,后七日止。水无定所,每出时,地中漉漉有声,土人循其声掘之,其水始出。能除百病,远近村民竞饮之,走彝方者,饮之不染瘴,病疠者,饮之立除,外境人尤效。数日内有鹦[哥鸟]绿鸠数百群飞来饮水,涸乃去。

味甘性平。除痼疾,厚肠胃,已虚劳,去瘴疠。

敏按:土为万物之母,凡物得土之精者,均入脾胃而能扶正气。正气足,则百病自除。此水在地能鸣,出无定所,乃川脉得先天之气,藉地力宣泄,故有厚胃除疾之功。出七日即涸,并具来复之机。鹤庆为云南边境,山川蒙密,民多瘴疠。府志载,城东南尚有温泉,每岁三月,郡人浴之,有痞疾者辄愈,则又不特春水之出其地也。天心爱人,生一害,必生一物以救之,如出鸠之地多犀,观于此水,可以悟物理矣。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