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幼科铁镜 / 看病秘诀

看病秘诀

禹铸曰:凡小儿病有百端,逃不去五脏六腑气血;症虽多怪,怪不去虚实寒热风痰。病纵难知,瞒不过颜色苗窍;症即难辨,莫忽略青白红黄。面上之颜色苗窍,乃脏腑气血发出来的;颜色之红黄青白,乃寒热虚实献出来的。业医者,能于此处做工夫,便得吾家之秘诀。

面各穴图

面图

推法:用葱姜煎汁浸染医人大指。先从眉心向额上,推至二十四数。

次从眉心分推,至太阳太阴九数。

再自天庭至承浆各穴,掐一下,以代针法。

再于太阳太阴,或发汗,或止汗。

再将两耳下垂尖捻而揉之。

再将两手捧头面摇之,以顺真气。

再看寒热,向手推三关、六腑及运八卦。

随分推胸口,及揉脐。推委中毕,再揉肩井。至于别穴,看症再加揉法。

掌面水底捞月、引水上天河至洪池图

左手掌正面图

推三关,退六腑,运八卦,男女俱在左手。人以男右手为女之左手,独不思右掌无八卦。若亦有八卦,则震居西,兑居东,艮居乾,而坤居巽。岂后天八卦之定理,而为女子之推拿,遂变其位置耶?况男女心肝肾脉,俱在左手,若女以右手为左,则心肝诸脉,可在右手否?

粟医云和云:凡推运八卦,以我左手四指,横捏儿左手四指背后,必须以我之大拇指,按住离宫,勿使推动。盖离属心经,岂堪火动,转生他病。

小儿全舌黄色,系三焦火甚,若只唇黄,脾家有伤。

掌面运八卦、大指正面脾上位次并说、及退下六腑图

左手掌正面形

推法:以两手围握儿手,将两大指在总筋中分推,各往侧边。

儿眼翻上者,将大指甲在小天心向掌心下掐,即平。

儿眼翻下者,将大指甲在小天心向总筋上掐,即平。

夏禹铸曰:大指面属脾。画家画手掌,不把大指画正面,乃画家之正法。前人只得以脾土字,写在侧边,后人误认,以讹传讹,遂以大指之侧边为脾。余故将前掌图,大指移作正面。此因脾土画图之权宜,又因口诀有曰:脾土曲补直为推。见有曲字,便把儿指一曲着,则侧面居正,故愈以侧面为脾。哪晓得曲补之说?曲者,旋也。于指正面,旋推为补,直推至指甲为泻。此前人一字之讹,遂成流弊莫救。今人推之不效,皆由穴之不真。前人传之已误,后人幸勿再误。

手背正面推上三关揉五指节图

左手背正面图

少商穴:两大指背挨甲处各灯火一燋,专治脐风。

外劳:将见小指曲着,重揉外劳宫,祛脏腑之寒风。

后溪:推往下补肾。推往上是清肾利小便。

粟医云和云:以我大指面揉小儿外劳穴,向儿左揉每十五下一歇,再揉须六七次,始如法。

夏禹铸曰:五指梢尖俱属下,前人作上,误矣。譬诸草木,根是本,梢为末。末。下也。不辨可知。前人又每以左足为右足,独不想到人在堂居中,身朝上坐,却是西边为左边。如此明白显易的道理,胡为乎还错了。若女则右足为左足,地道尚右也。

男左手直骨背面为三关,属气分,推上,气行阳动,故为热为补。

男左手直骨正面为六腑,乃血分,退下,则血行阴动,故为寒为泻。其两边侧里,属阳气阴血交界之地,以此处作三关六腑推之,气血无所适从,补泻何可合用?

五脏,阳也,何女以推上为寒,为凉?所谓阳极阴生是也。女阴道,故从阴生处推之。

六腑,阴也。何女以退下为热,为补?所谓阴极生阳是也。故女从阳生处推之。

诀曰:肾水一纹与后溪,推上为清下补之。小便闭赤清之妙,肾虚便少补为宜。

禹铸曰:四脏俱推上为补,下为泻。何肾与四脏相反?盖四脏居一身之上,而肾居下。肾虚则推四脏之气往下以滋肾,故曰下补。肾水混浊,则小便闭赤。若再往下推,则闭愈甚。一往上提,疏通水道,而小便自清。故曰推上为清,此上下清补有异。若不发明上下之理,恐人疑推肾之上下,两字有讹,则遗害不浅,故识之。

侧手虎口合骨穴图

右骨虎口二穴图

合骨穴:乃两骨合缝处用元宵火两手各一燋。

看侧骨之两边,明明是正面,后人多错看了,奈何奈何。

老龙穴:于惊死时,在精威二穴拿,不醒再于此穴掐。知痛者生,不知痛者死。可向肺俞穴重揉以探之。

禹铸曰:前人因合骨穴,故画侧手图,只能画一面,不能画三面。故以三关六腑,写在两边。按图虽在两边,而推画图之情,两边原是正面。后人不体其情,以侧手图之侧边,遂执为儿手正面之侧边作三关六腑,不大可怪哉?古人画图绘穴,想无不真,多因彼读书明理家为小道不足习,习之者,皆俗子庸决不能揣情度理。一错看了,以讹传讹,相习不察。余力辟前谬,非敢示异也,由几番折肱体认得来的。后之君子当毋以妄诞目我。

脚各穴图

足图

涌泉穴:男左转揉之,吐即止;右转揉之,泻即止。左转不揉,主吐;右转不揉,主泻。女反是。

粟医云和云:涌泉穴,男左转揉之,吐即止句,须以我之右手托儿左脚跟,用我左手大指面于儿脚心,向儿右揉旋转十下,少停一时再十下,少停再二十下,又少停再三十下,换我左手托儿脚跟,曲我右手食指,蘸热姜汁,左揉六十下,始如法。是以曰,左转揉之,不可忽略。右转揉之,泻即止句,亦仿此。或又吐又泻,应先止吐以救胃气,次又再为止泻。

惊来若急,大敦穴拿之,或鞋带穴对拿。如婴儿弱死,在大敦穴按之无脉,又在解溪穴再按又无脉,弱到十二分地位,不必医。如两处有脉,即用人参一二分服之,自转,不可多用,恐弱不能受,反加一死,医者知之。

惊时,若身往前扑,即将委中穴向下掐住,身便直。若身后仰,即将膝上鬼眼穴向下掐住,身即正。

至身正面用灯火图

身面图

定惊,元宵灯火,囟门、眉心、脐心、脐轮、合骨、鞋带,各穴共十五燋。

脐风,元宵灯火,囟门、眉心、人中、承浆、两手大指少商、脐心、脐轮,共十三燋。

粟医云和云:遇小儿急慢惊风,推拿退后,忽又喉间疾塞,此乃九死一生,缓即莫救。《金匮鉴略》载:惟于儿之咽喉正窝处,用灯火一燋,其痰即下,恐小儿脾气虚弱者,必须速服人参数分,以免虚脱,倘或病势沉重,接对心窝一燋,亦妙。又云,脐风灯火十三,囟门、眉心、人中、承浆各一燋,脐心七燋,两大指少商各一燋,少商穴在左指甲背中挨肉离一韭叶,肉上一燋便是。定惊,元宵灯火十五,囟门、眉心各一燋,脐心七燋,两手合骨各一燋,鞋带穴两脚各二燋,鞋穴一边一燋。

脐心灯火七燋式图

全身背面肺俞各穴图

背身图

粟医云和云:凡试大人肺俞的穴,以我之虎口,比量自仰面血盆骨前起,食指尽处,即肺俞正穴。若小儿则以草心一根,围绕儿项颈,亦自前血盆骨起,按至背后草尽为准。又对脐穴,自粪门上之尖骨,逆数至第七节即是。然必须正对前脐,以线由脐眼横拴至背后,方是正穴。第人之两肾附合□(有插图)于此穴两旁灸。应于两旁肾上,各烧三壮,均以生姜切薄片,垫艾烧○图内龟尾骨,即粪门上之尖骨也。

  • 下载本书电子版
  •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