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吏部深者,山东济南人,壬辰进士,罢官里居。忽患异疾,耳中闻车马之声,则疾大作。一日闻耳内议曰∶今日且遨游郊垌。即有装驮驴马鳞次而出,其恙顿除。至晚复闻游者回,驮马尽返耳,则所苦如故,屡治不痊。一日忽洒然若失。(《敝帚轩语》。)
一人卧于床,四肢不能动,只进得食,好大言说吃物,谓之失说物望病。治法如说食猪肉时,便云尔吃猪肉一顿,病者闻之即喜,遂置肉令病患见之,要却不与吃,乃失他物望也,当自睡,涎出自愈。(《万病回春》。)
有富家子年十七八,病遍体肌肉拆裂,召黄子浓治。子浓偕门生四五辈往诊视,各以所见陈论皆未当。子浓乃屏人诘病者曰∶童幼时曾近女色,犯天真乎?曰∶当十三四,曾近之。子浓曰∶得其说矣。褚澄云∶精未通而御女,则四体有不满之处,后来有难状之疾,在法为不可疗。后果恶汗淋漉,痛楚而死。(其论抑或未然。)
江南逆旅中一老妇,啖物不知饱,余德占以炊饼啖之,尽一竹箦,犹称饥不已,日饭一石米。(郁沧浪抹擦。)
醴泉主簿蔡绳,予友也,亦得饥疾,食稍迟,则顿仆闷绝。绳有美行,博学有文,为时文人,竟以饥死。无能知其绝者,每为哀伤。( 按∶此恐即中消病也。)
予尝至候潮门外观潮,见一人丐食者,一手掌倍大,五指各长尺余,但伸而不能屈,叹其赋形之奇。其人曰∶予病也,曩业织缣,足以糊口。客夏病伤寒,当发汗时,此手在被外,独不汗,病愈而此手痛不已,渐痛渐长,以至于此。今手不能作,故乞食耳。(同上。)
邱汝诚治一女子,欠伸臂不下。邱命其母裸女上身,以单裙着之。曰∶俟吾揭帘即去下裳。母如命,邱扬声而入,女羞缩臂,即复故。(《挥尘新谈》。)
陆道光治一儿染奇症,四肢坚不屈。光曰∶此非药可疗。举伞覆之,绕床焚安息、沉、檀,儿即平复。少间又发,屑沉香饮之遂瘳。(《平湖县志》。)
高阳民家子方十余岁,忽臂上生宿瘤,痛痒不可忍,医皆不辨何症。一日忽自溃,中有圆卵坠出,寻化为石。刘工部霖以一金售之,治膈病如神。(《池北偶谈》。)
江宁有萧生者,食香蕈则死,又有王生者,饮茶则死,必二三日始苏。医无能识其故者,志于此,俟明医或知之。(《居易录》。)
桐城友人姚文燮,字经三,顺治己亥进士,诗画皆有名。年六十余,忽病不识字,即其姓名亦不自知。医不知为何症也,竟以是终。按《梦溪笔记》松滋令姜愚者,忽不识字者数年,后稍复旧,信奇疾也。(同上。)
刘进士祖向言 州一少年,为邪所侵,疾入膏肓。家人谓不可活,置之路傍。忽一道士过之,自言善医,命取铁锤重数十斤,锤病者头面。父母泣谓病已至此,铁锤下,首立碎矣。道士笑曰∶无伤也。锤下,病者若无所知,辄有一美妇人长二尺许,自口中跃出而灭。凡百锤,口出百妇人,大小形状如一,少年立愈,道士亦不复见。(《池北偶谈》。)
宋元嘉末有长广人,病瘥即能食,却不得卧,每饭辄觉其身增长,数日头遂出屋。时假究为刺史,令人度之,已长三丈。后复渐缩如旧乃死。(《异苑》。)
医书言瘦人骤肥,肥人骤瘦,皆不久。同年薛为学登进士时,体甚肥,及为御史,忽尔瘦削,未几公干郧阳,一夕而殁。闻殁时,身躯缩如十余岁小儿,此尤可异也。(《览余漫抄》。雄按∶此疾或因服丹石热药所致。)
陶九成云∶都下一儿患头痛不可忍,有回回医官,用刀割开,割上取一小蟹硬如石,尚能活动,顷焉方死,痛亦遄止。当求得蟹,至今藏之。(《辍耕录》。)
宋史载吕夏卿举进士,历知制诰,典滁州,年五十二得奇疾,身体缩小,卒时才如小儿。《菽园杂记》载御史薛为学,身体甚肥,忽尔瘦削,一疾而殁。殁时缩小如十余岁儿。(自得语。雄按∶梁应来云,葛秋生姑丈病瘵卒,身首渐小,名缩骨劳。余谓自古无此病名,不知何人创立,附识以质大雅。至窦材谓宜服丹附药,最属不经。)
广陵有田妇患泄泻,下恶如油,邻童以纸捻蘸,捻与油无异,医不能疗。孙滋九先生闻而往视,令买补中益气汤十剂,天王补心丸四两,以煎剂下丸服讫而愈。众医问之,曰∶人惊恐则气下,大肠胀损所致,此妇必受惊后得此疾也。问之果力作于场,见幼子匍匐赴火,惊而急救得免,遂得此疾。此方书所未载。(《奇疾方》。)
钱国宾治镇江钱青藜,中年无病,一日足跟偶响,听之有声,自觉怪异,数月渐响,至头竟如雷声。医者说症名不一,七年怀生死之忧矣。钱过京口甘露寺,寻苍耳草治毒,会于凉亭偶言此症,以骨雷告之。邀至家,候其脉五部皆和,独肾芤大,举之始见,按之似无,乃肾败也。自下响者,足少阴肾经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内踝后,别入跟中,以上 内,出 内 上股,入后 贯脊。且肾主骨,肾虚则髓空,髓空则鸣,所以骨响。白脚之头,即雷从地起,响于天上也。以六味丸加紫河车膏、虎骨膏、猪髓、枸杞、杜仲方示之,彼谢曰∶公论破七年之迷,良方起终身之病矣。长揖而别。至次年冬,钱复之京口,问已全愈。
癸亥冬,山海关天行时疫,病者头痛发热,恶心口渴,神昏欲寐,四肢不举,其肉推之则一堆,平之则如故。医有作伤寒者,有作时气者,投以发散药,无不加重,死者数百。时督师阁部孙及赞画各伤一仆。至乙丑春,钱之关门谒太师,谈次问及,曰∶此症天行时疫,名肉行也。人肉属土,土燥则崩,土湿则流,其邪感于血脉肌肉,不比伤寒所治也。古今医集不载,止于官邸便方见此异症一款。因人血枯,而感天时不正之气,当大补血。用首乌、枸杞、归、地等味,少加羌活风药,足以应病矣。若经发散,立死无疑。(雄按∶土湿则流,深中肯綮,何以不用治湿热之药?)
湖州邬阿二,织丝人也。偶燃两膊红十余条,其红条头粗尾尖腹大,长尺许,阔尺许,此青蛇气异毒也。急治之,不然蛇形入腹而死。或生大小腿,如头向上攻入腹者亦死。以针挑破头尾,使其不走,流出恶血。又研明雄黄,唾调搽患处,内服清凉败毒散。防风、荆芥、白芷、羌活、黄连、黄芩、连翘、金银花、槐子、甘草、当归、生地各一钱,二三帖。(雄按∶此即世称蛇缠症之甚者。浙东人名曰缠身龙。)
吴桥治吕廷充,年二十五,得奇疾,作则众窍气坌出,瞑而垂绝。家人为之闭口鼻,塞两耳,掘小溲,抵大溲,乃稍回,气蒸蒸出毛孔中,良久始定。逆桥治,桥曰∶病得之内而受惊,阴阳两脱。桥不能往,第以大温补剂投之,持方药归,三月而愈。(《太函集》。)
金节年如廷始病潮热梦遗,面赤而咳血,医而少间,已而奇疾作,作则如束薪热涌泉,由胫及股,直达如贯梨。倾耳而听,辘辘有声。至则坚疆不仁,肤革如木石,喷嚏不得通,水浆不入。良久忽发一叹,身柔缓如常。以月计之,凡六七作。诸医敛手。桥视之,脉数而浮,不任按。病得之荒淫不节,以致阴虚火炎,此其甚也。为之正治,则以一杯而熄舆薪。无已,则从治之,主以甘温,佐以清凉可也。日一剂,皆有验,迄于旬日而新疾平。其父以故疾未除,则挟一方士自九华至,乃悉屏前药,曰∶烹一鸭饷之, 以人参,和以大枣。无何,火症复作,中膈膨胀。乃复逆桥诊之,则六脉浮取加弦,弦为木旺。盖以啖鸭而伤脾气,故肝木乘虚而克之,将变为中满矣。急以为温补剂治之,两月乃安。(同上。)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天然药材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我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但以植物性药物居多,故有“诸药以草
夫 之初发,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眼胞微肿微赤,泪欲汪汪,腮赤面肿,皆是出 之兆,一冒风寒食积,论其大概,不必一一如是。重则遍身膨胀,眼赤封闭,或壮热无汗,气粗气喘,呕吐,惊搐,鼻煤,咳嗽声哑,至五六七日不见点者,急用表散以升发之,用麻黄汤主之。若 出稠密如云,片疙紫红干燥,其毒甚重,表时宜表,回时速当清火解毒为要,此时宜用清龙汤或双解汤使之。大便燥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人民非常重视养生益寿,并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既有系统理论、多种流派、多种方法,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医养生学,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放的繁衍昌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名医治病趣闻,既不同于单纯以猎奇为目的的传说,也不同于纯粹的医家学术经验介绍,而是一种将故事与医案结合在一起的“故事性医案”。每个医案都以史实为依据,既有包括事件始末在内的故事情节,还有治疗的方法等,寓医理于故事之中,读者不妨一读。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闻之菊花能明目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薏苡里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是以黄柏疮用,兜铃嗽医。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宽中下气,枳壳缓而
四肢伤,在战伤中占70%,其中骨折约占60%,在平时,工农业生产、交通、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中的意外事故,骨折也很多见。正确的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若处理不当,可以导致残疾和死亡。
【肾脏一般结构】一、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一个肾小体和相通的小管组成。人类每个肾脏约有一百万个肾单位。肾小体90%以上分布在肾皮质部分。肾小体是由肾小球及包围在其外的肾小球囊组成。肾小球的核心是一团毛细血管网,它的两端分别与入球动脉及出球动脉相连。肾小球外覆以肾小球囊,肾小球囊的壁层上皮
意识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和主观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高级形式。意识在医学上是指“神志清晰状态”或“醒觉状态”,在精神医学中意识是指精神活动的清晰度和清晰范围。对主观自身状态及其活动的辨认能力称自我意识,又称人格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辨认能力称周围意识或环境意识。意识和意识活动的基础是意识清晰状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是为满足一般大众对博大精深的医学知识不断增长的需要而出版的。本书以《默克诊疗手册》的内容为基础编写。可以说就是一本《默克诊疗手册》普及本。首次出版于1899年的《默克诊疗手册》是连续出版最久、在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英语医学教科书。该书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患的各科疾病,例如:内科、外科、小儿科、
碧桃叶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痒。适用于暑麻疹。碧桃叶酒组方:鲜嫩桃叶500克,鲜鱼腥草60克,胆矾0.6克,薄荷水3克,冰片3克,白酒适量
赤石脂天仙酒功能主治:解毒,消疮。适用于痤疮。赤石脂天仙酒组方:赤石脂10克,密陀僧10克,硫磺10克,樟脑10克,天仙子10克,白果10克,冰片3克,75%酒精300毫升
牛皮癣擦酒功能主治:解毒止痒。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擦酒组方:斑蝥10只,红娘子10只,生大黄45克,75%酒精500克
补骨脂酒功能主治:祛风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汗斑。补骨脂酒组方:补骨脂150克,75%酒精500毫升
乌蛇蒺藜酒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适用于白癜风、紫癜,以及肢体麻木等。乌蛇蒺藜酒组方:乌梢蛇90克,白蒺藜30克,防风30克,肉桂30克,天麻45克,五加皮15克,羌活45克,牛膝30克,枳壳45克,熟地黄60克,白酒10斤
故纸猴姜酒功能主治:通络,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故纸猴姜酒组方:破故纸(补骨脂)60克,猴姜〔骨碎补〕60克,75%酒精500克
牛蒡陆英根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痛。适用于刺风、面游风。牛蒡陆英根酒组方:牛蒡子根120克,陆英根120克,米酒5斤
侧柏生姜酒功能主治:生发。用于斑秃。侧柏生姜酒组方:侧柏叶35克,当归15克,生姜12克,何首乌15克,桃仁15克,红花12克,补骨脂15克,鸡血藤30克,白酒800克
双花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与脱发、斑秃。双花酒组方:洋金花30克,红花15克,骨碎补15克,白酒300克
斑蝥秦椒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于斑秃、脱发。斑蝥秦椒酒组方:斑蝥4只,秦椒15克,补骨脂15克,白酒300克(或75%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