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籍 / 医方考 / 杉木汤

杉木汤

杉木节(一大升) 橘叶(一升,无叶用皮) 槟榔(七枚,火伏,槌碎) 童便(三大升)

共煮一升半,分二服。得快利,停后服。

唐·柳子厚《救死方》云:元和十二年二月,得干脚气,夜成痞绝,左胁有块,大如石,且死,因大寒不知人三日,家人号哭。荥阳郑洵美传杉木汤,服半食顷,大下三次,气通块散。病盖死矣,会有救者,因得不死,恐他人不幸有类予病,故以方传焉。崑谓此云干脚气者,谓脚气入腹,不得通泄也。脚气干于肝,则左胁有块。脚气干于脾,则令人痞。脚气干于心,则令人绝。病绝于夜者,夜气助其阴邪也。因大寒不知人者,阴进而阳不舒也。是方也,杉木节质重而气芳,质重则能达下,气芳则能疏壅。橘叶味苦而厚,过于青皮,槟榔质实而重,等于铁石,味厚则泄,质重则降,故能令邪气大下。童便,咸寒物也,咸则能引邪气以走浊阴,寒则能平热气使不上逆。经曰:道之远者,制大其服,故其量数五升云。

  • 下载本书电子版
  • 搜索推荐